朱顶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赏月与祭月中秋佳节问起源 [复制链接]

1#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在与家人团圆相聚共赏月的良时,你是否会好奇中秋节如何而来呢?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中秋”,寻迹佳节、寻根中秋。

作者观点

初唐以来社会上就流行着一种习俗,它有固定的时间,即每年的八月十五日;有特定的内容,即合家团聚,玩赏明月;并且具有全民认同、普遍参与的特点;这完全符合节日的性质,所以我认为中秋节是伴随着唐王朝繁荣稳定的社会局面的出现而形成的。但在唐朝,中秋节算不上一个大节日。

中秋节的习俗,主要是在古代秋分祭月礼俗的基础上形成的。秋分祭月是我国的一个古老习俗,殷墟卜辞中就有记载。天子的祭月,对百姓的心理及生活有很大的影响,百姓们也有祭拜月亮以寄托各种心愿的精神需求。

唐代民间选择八月十五这一月满之日来祭月赏月,让祭月之俗摆脱秋分的束缚,并将宗教色彩的庄严祭典世俗化为娱乐色彩的民俗活动,这就形成了中秋节。

赏月与祭月:中秋佳节问起源

杨琳

原载《寻根》年第4期

起源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秋节是何时出现的?二是中秋节是在什么基础上形成的?

先来探讨第一个问题。流行的观点认为中秋节出现于宋代。具有权威性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年)“中秋节”条中说:“及至宋代,中秋节便发展成为群众性的传统节日。”宋兆麟、李露露《中国古代节日文化》(文物出版社,年):“中秋赏月在唐代已很流行,到了宋代正式定为中秋节。”有些人则说得比较具体,《中国风俗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年)“中秋节”条:“北宋时始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年)“中秋节”条:“它来源于周代秋分祭月的习俗,北宋时始定为八月十五日。”还有说得更为具体的,《中国民俗辞典》(湖北辞书出版社,年)“中秋节”条:“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太宗年间”当是指宋太宗在位期间。

宋·马远月下把杯图

既然这么多的人都说宋代始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想必有什么根据,但根据何在,上引各书不着一字。初版于年的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卷三九“唐宋之端午中秋”条下说:“至八月十五夜,在唐时虽有玩月故事,在社会视之,似无若何兴趣……至宋时似盛于唐。《太宗纪》:‘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三公以下献镜及承露盘。’又《膳夫录》:‘汴中秋节食中秋玩月羹。’是可证已以中秋为节令。”这大约就是宋代始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一说的根源。《太宗纪》当是指《宋史·太宗本纪》,然案检《宋史》,并无此文,诸家不言根据,其因或出于此。所引《膳夫录》见《说郛》(一二〇卷本)卷九五,其“汴中节食”条云:“中秋,玩月羹。”意为中秋节的节日食品是玩月羹。这只能说明宋代已有中秋节,无从证明中秋节是宋代始定的。《渊鉴类函》卷二○《中秋三》下说:“《唐太宗记》:‘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三公以下献镜及盛露囊。’”这可能为尚氏所本。然《唐太宗记》不知是何书何篇,新旧《唐书》《太宗本纪》皆无此语。不过我们在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四《降诞》中见到类似的记载:“玄宗开元十七年,丞相张说奏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百寮有献承露囊者。”《唐会要》卷二九《节日》亦载:“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张说等上表请以是日为千秋节,著之甲令,布于天下,咸令休假。群王当以是日进万寿酒,王公戚里进金镜绶带,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由此不难看出,《渊鉴类函》的记述是玄宗千秋节的讹传或误忆,“八月十五日”是“八月五日”之误,“中秋节”是“千秋节”之误。可知所谓宋代始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实属鲁鱼亥豕,耳食游谈。

有人认为中秋节是唐代从新罗国(即今朝鲜)引进的。根据是日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记》卷二有如下一段记载:

十五日,寺家设饨、饼食等,作八月十五之节。斯节诸国未有,唯新罗国独有此节。老僧等语云:“新罗国昔与渤海相战之时,以是日得胜矣,乃作节,乐而喜舞,永代相属不息。设百种饮食,歌舞管弦,以昼续夜,三个日便休。”今此山院追慕乡国,今日作节。

这里所记只是僧人对中秋节起源的一种传说,不足凭信。

首先,从文化影响的一般规律来看,政治、经济上占优势的民族通常在文化上也占优势,它的文化对处于劣势的民族有强烈的吸引力,而被处于劣势的民族仿效吸收。唐代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周边各国纷纷学习中国文化。在这种优势地位之下引进一个小国的节日来过,可能性是极小的。

其次,新罗的八月十五之节是为了纪念对渤海作战的胜利,这一节日内涵对中国人来说毫无积极意义。而且渤海国自唐中宗以来一直归附于唐王朝(参《旧唐书》卷一九九下《渤海靺鞨列传》),唐王朝将它视为一个地方政权,新罗对渤海的胜利对唐王朝来说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唐代人怎么会引进这种性质的节日呢?事实上中秋节从一开始就看不到任何来自异国的踪迹,这也表明中秋节与新罗的八月十五之节没有什么关系。

其三,更重要的是圆仁所记的那件“今此山院追慕乡国,今日作节”一事发生在文宗开成四年(年),而早在此前社会上已有过中秋节的习俗。如王建(约-约)《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张南史(生活在年前后)《和崔中丞中秋月》诗亦云:“千家看露湿,万里觉天清。”说“今夜月明人尽望”“千家看露湿”,分明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并非个别文人的雅好。杜甫(-)也有《八月十五日夜月二首》《十六夜玩月》《十七夜对月》等诗,明王嗣奭《杜臆》认为这几首诗是大历二年“一时所作”。诗人连续玩月三天,这除了理解为节日习俗之外怕是很难解释的。

杜甫《月夜》诗开篇就想象他妻子“今夜”的情景:“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人们纷纷认为这种构思非常奇特,称赏不已。《杜臆》云:“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已进一层。”清纪昀曰:“入手便摆落现境,纯从对面着笔,蹊径甚别。”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编《唐诗选》注云:“诗人对月怀念妻子,却设想成妻子对月怀念自己。”似乎这是颇具奇思妙想的神来之笔。但如果我们明白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肃宗至德元年的中秋节的话,就会觉得杜甫的这种写法是非常自然的。

中秋节是个望月思团圆的日子,在这种特殊的日子里,杜甫想象妻子“独看”明月而思念他就不足为奇了,因为这是普天下都有的民俗行为和民俗心理,正如王维在重阳节想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样。人们之所以认为构思奇特,主要是没有弄清此诗的写作背景,误以为是个平常的日子。比杜甫更早的诗人李峤(-)也写过《中秋月二首》的诗篇,说明中秋赏月的习俗初唐时期已流行于社会,这比圆仁记载“今日作节”的时间要早多年。

清·陈枚月曼清游图之八月“琼台玩月”

除了诗歌外,在其他唐代文献中对中秋节的习俗也有反映。如《诸山记》云:“武夷山神号武夷君。秦始皇二年,一日语村人曰:‘汝等以八月十五日会山顶。’是日村人毕集,见幔亭彩屋,设宝座,施红云紫霞褥,器用甚设。令男女分坐。闻空中人声,不见其形。须臾乐响,亦但见乐器,不见其人。酒行命食,味皆甘美,唯酒差薄。诸仙既去,众皆欣喜。”陆羽(-)《武夷山记》曰:“玉皇与太姥、魏真人、武夷君建幔亭彩屋,是日(《古今图书集成》卷七三作‘八月十五日’)与乡人宴饮。曰:‘汝等皆吾之曾孙也。’”“始皇”“玉皇”云云皆为无稽之谈,但八月十五乡人会集宴饮的说法分明是中秋节习俗的反映。另外,在旧题柳宗元撰的《龙城录》、薛用弱的《集异记》、郑处诲的《明皇杂录》等文献中都有唐玄宗中秋玩月的逸闻趣事(参《古今图书集成》卷七三),这都反映了中秋习俗的流行。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自初唐以来社会上就流行着一种习俗,它有固定的时间,即每年的八月十五日;有特定的内容,即合家团聚,玩赏明月;并且具有全民认同、普遍参与的特点;这完全符合节日的性质,所以我认为中秋节是伴随着唐王朝繁荣稳定的社会局面的出现而形成的,它跟新罗国庆祝战争胜利的节日风马牛不相及。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中秋节在唐代还不是一个大节,它受人重视的程度远不能跟元日、元宵、寒食、端午等节相比。这主要表现在:1.官方规定的放假节日中没有中秋节。2.盛唐以来编的类书《初学记》、《白氏六帖》及《岁华记丽》(旧题晚唐韩鄂编)中都没有提到中秋节。3.前引《入唐求法巡礼记》中说寺院“今日作节”,表明当时社会上中秋节的节日气氛不是很浓,所以当寺院摆出一些食品营造出一种热闹气氛时,对这种不寻常的做法还作了一番解释。这番解释当然只是一种托词,寺院的目的恐怕是为了扩大影响,吸引俗众信奉佛法,而非“追慕乡国”。

王献之《中秋帖》

弄清了中秋节的产生时代,我们再来探讨一下它的形成基础。关于这一点,大家的意见比较一致,即认为它主要是在古代秋分祭月礼俗的基础上形成的。

中秋节是以月亮为主题的节日。作为节日,虽然是以娱乐为主,但祭拜月亮的初衷总是伴随着它,我们在众多的有关中秋节的记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宋金盈之《醉翁谈录》记京师中秋夕,“倾城人家女子,不以贫富,自能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明刘若愚《酌中志略·宫中中秋》:“八月十五日供月饼、瓜、藕,候月上,焚香,即大肆饮啖,多竟夕始散”。河北《宛平县志》:“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用果饼,剖瓜瓣错如莲花,设月光纸,向月而拜,焚纸,撤供,散家人必遍。”山西《永宁州志》:“中秋节亲友馈送月饼瓜果酒肴之属,夕则守夜烧香,恭祀太阴星主。”河南《郑州志》:“中秋备月饼祭月,谓之玩月。”江苏《如皋县志》:“中秋夜设瓜果饼饵祀月,儿女罗拜。”广东《四会县志》:“中秋设果饼,望月而拜,致词,谓之请月姑。”这些记载表明祭月一直是中秋节蕴涵的内核。

清·高其佩《嫦娥》

秋分祭月是我国古老的礼俗。殷墟卜辞中就有祭月的记载,如《文》:“王宾月,亡咎?”《前》7.30.3:“王勿宾月,不又(祐)?”这是说对月举行宾祭,但是否在秋分,不得而知。后世则以秋分祭月为惯例。《国语·周语上》:“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于上帝、神明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韦昭注:“礼:天子搢大圭,执镇圭,缫藉五采五就,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拜日于东门之外,然则夕月在西门之外也。”《周礼·春官·典瑞》“以朝日”郑玄注:“天子当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夕月”就是祭月。《礼记·祭义》:“祭月于坎。”孔颖达疏:“谓秋分也。”《管子·轻重己》:“秋至而禾熟,天子祀于大惢,西出其国百三十八里而坛,服白而絻白,搢玉总,带锡监,吹埙篪之风,凿动金石之音,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于百姓,号曰祭月。”后来各朝大都沿袭秋分祭月之俗。《三国志·魏志·明帝纪》:“秋八月,夕月于西郊。”晋、齐、隋、唐也都是春分朝日,秋分夕月,详见杜佑《通典》卷四四《朝日夕月》。直至清代,仍行此礼。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八月》:“西郊夕月,乃国家明之大典也。”

“夕月”是天子的祀典,百姓无缘参与,但它对百姓的心理及生活有很大的影响,百姓们也有祭拜月亮以寄托各种心愿的精神需求。秋分是八月的中气,日期并不固定。如果秋分出现在上旬或下旬,祭月时所见之月就是缺月,甚至还有可能根本见不到月亮,这种情况下祭月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所以唐代民间选择八月十五这一月满之日来祭月赏月,让祭月之俗摆脱秋分的束缚,并将宗教色彩的庄严祭典世俗化为娱乐色彩的民俗活动,这就形成了中秋节。所以中秋节以月亮为主题的内涵正是它脱胎于秋分祭月古礼的青记。

张大千《嫦娥》

中秋节形成以后,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就有了一个很好的“集散地”,像“嫦娥奔月”“白兔捣药”“吴刚伐桂”等故事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中秋节而代代相传的。没有作为月亮节日的中秋节,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恐怕就没有那么丰富、那么完整了。

作者:杨琳(南开大学)

原标题:中秋节的起源

来源:《寻根》年第4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